原油期货合约跌出负价 原油宝客户赔光本金仍倒欠中行巨额资金

WTI“负油价”成因:需求崩盘,库存告急

4月20日,纽约商品交易所5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下跌55.90美元,收于每桶-37.63美元,跌幅为305.97%。而此次的原油期货交割价暴跌早有先兆:受需求显著下降影响,3月末部分美国原油生产商收到的原油报价一度低于8美元/桶

对于市场首次出现负油价,平安证券给出的解释是,疫情导致原油需求急剧下滑,但是原油供给的收缩不是短期能完成的,两者相互作用下,全球原油库存最近几个月急剧上升,尤其是北美地区重要原油交割地库欣的储油空间接近极限。另一方面WTI期货5月合约即将到期,如果交易商不平掉5月的多头合约,意味着将强制交割,就会收到原油现货,对于进行纸货交易以牟利的交易商来说,目前时间节点上收到现货是很难找到仓库来储存原油的,因此5月期货合约对交易商来说就成为烫手山芋,亟需出手,这也导致了4月20日WTI2005合约的“挤兑”。

具体到汽油使用需求方面,全球原油市场已处于需求崩盘状态。IHSMarkit发现,截止2020年3月末,占据全球86%的汽油需求的地区采取部分或者完全封闭的防疫措施。受此影响,全球市场的需求急速放缓。IHSMarkit预测,2020年2季度全球原油需求下降的幅度在1500万桶/日-2000万桶/日,4月份可能超过2000万桶/日。而2008年-2009年经济衰退期间,尤其是2009年1月-2月经济最糟糕的时候,全球原油需求同比下降400万桶/日。目前的需求跌幅是2008年经济危机最严重时期的五倍

另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副总裁朱民近日在接受采访时称,

到现在为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今年全球经济是-3%的增长,全球石油需求减少了1/3,美国页岩油的开钻也减少了1/3。

负油价的另一大推手是库存见顶。目前国际原油市场库存量激增,原油储存空间告急。EIA(美国能源信息署)预计,原油库存量的增长将在2020年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约390万桶/日,为此前历史最高记录1998年180万桶/日的两倍。根据Kayrros的数据,从全球陆上原油库存来看,库存激增的趋势始于1月,2月初开始真正加速上升。仅两个月内,库存增加超过了1.6亿桶,速度约为300万桶/日,4月初接近400万桶/日。目前,美国炼油厂的开工率已经降至69%以下,炼油产能萎缩导致美国的石油公司几乎已经没有空间储存这些原油。

而WTI的期货交割规则是,如果投资者不平掉多头合约,将进行强制交割(即接收原油实物);在没有原油储存空间的情况下,多头方不得不进行“挤兑”式平仓

相比之下,另一全球油价基准布伦特原油合约是以现金结算,因此布伦特原油合约的交割价没有跌至负值。“没有人会付钱给您兑现,但他们会付钱给你拿走他们无法处置的石油,”一位要求不具名的资深产业消息人士表示。“布伦特油是市场情绪的指标,而不是实货指标。”

OPEC+减产仍未到位:不仅水比油贵,桶也比油贵

目前国际原油价格基本稳定在20美元/桶以下,对于国际油价已经跌到何种地步了?我们不妨用原油和水做个直观比较。若以20美元/桶的原油价格计算,一桶159升的原油大概价值人民币127元左右;同样体积下,一桶水价值207元、可口可乐价值829元、牛奶价值1046元。

微信图片_20200623184854.png

目前,市面上储量为100升的铁皮汽油桶售价190元,因此有分析师称,原油市场已经到了桶比油贵的时刻了

事实上,全球产油国联盟OPEC+在4月13日已达成历史性减产协议

减产协议主要内容为:

1、2020年5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减产额度为970万桶/日。

2、2020年7月1日到2020年12月31日,减产量为770万桶/日。

3、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4月30日,减产量下调至580万桶/日。

市场普遍预计,全球石油需求将减少1800万桶/日至2000万桶/日。因此,OPEC+日减产970万桶似乎不足以改善油市供需平衡。这也直接导致了国际油价在减产协议出炉后短期反弹后持续下跌

市场的另一面声音是,华创证券认为油价供需有望于5月重回平衡,6月合约有望结束于35美元/桶以上。4月的原油格局仍是极端过剩的状态,日累库量1540万桶;若减产联盟的承诺(尤其美国)兑现程度较好,原油5-6月将转入供需平衡、甚至紧平衡的格局,布油预计将启动价格修复进程,布油6月合约大概率收于35美元/桶以上。但值得强调的是,减产联盟的原油完全成本差异较大,在弱需求格局下减产面临苦乐不均的问题,减产执行率将是价格修复进程中最大的风险点

中行原油宝穿仓:不止赔光本金 倒欠银行巨额钱款

此次“负油价”悲剧中,受伤最惨的或许是中国银行“原油宝”的投资者了。中行“原油宝”是一种原油期货合约投资产品,此次身为中行客户的投资者不仅本金遭到“血洗”,甚至出现了罕见的“穿仓”情况——保证金赔光的同时还需要向“倒贴”银行数倍的资金。

一份网传原油宝结算单显示,投资者本金388.46万元,持仓均价194.23元,持仓2万手,最后总体亏损超900万元,倒欠银行530多万元

微信图片_20200623184858.png

对此,原油宝投资者很不能理解中行这波“骚操作”,因此有人在网上吐槽,“买银行的产品,还能让我场外赔钱?银行说好的50%提醒和20%斩仓风控完全没提示。”

事实上,除了中行,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也有了类似的投资产品。工行和建行均在交割日前数日进行了移仓处理,从而避免了原油宝式的悲剧。

凯丰投资公布的各大行原油期货移仓时间表显示,4月8日-4月14日,全球最大的原油ETF基金USO美油5月合约完成移仓;4月14日,工行、建行记账式原油WTI05合约移仓,平仓价格基本在21-20美元/桶之间;4月20日,中行原油宝WTI05合约移仓,而4月21日是WTI05最后交易日

上述比较也是中行客户最为不满之处:同为4大国有银行,为何工行、建行做到了相应的风控处置,中行没有。对此,中行在4月22日的公告中表示,对于原油宝产品,市场价格不为负值时,多头头寸不会触发强制平仓。对于已确定进入移仓或到期轧差处理的,将按结算价为客户完成到期处理,不再盯市、强平。

不过,一份网传中行客服咨询记录对中行很不利。该记录中,中行客服明确表示“正常情况下,保证金低于20%,自动强制平仓”,即客户最大限度的亏损只能到本金全军覆没,不会出现倒欠的情况。

微信图片_20200623184901.png

今日凌晨,中国银行从投资者“原油宝”账户里划转了全部本金和保证金,但未划转关联账户资金。对于“倒欠”部分的钱款,中行表示,如果原油宝投资者不归还这部分钱款,中行将向央行申请将投资者欠款记录纳入个人征信

微信图片_20200623184904.png

目前,原油宝投资者已组建维权群,并向有关部门投诉了中国银行。记者就投资者维权举证问题采访了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关新律师,关律师首先肯定了“如果上述客服咨询记录准确无误,可以算作证据”

其次,关律师表示,

维权要理性,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基于证据事实和法律依据,厘清双方权责、找到疑点才能找到索赔方向。首先确认格式合同法律效力,即客户与中行签订的相关协议;在没有拿到全部相关协议的情况下,无法确定中行在原油期货合约移仓或及时平仓方面有无约定的履行义务。

最后,关律师强调,

即使相关协议中没有约定中行在移仓或平仓方面的义务,投资者也可以依据移仓为交易商的基本惯例性义务或者期货行业基本的公序良俗来进行抗辩;投资者甚至还可以联合调查本次交易的内幕真实情况,或者向国家有关部门来进行控告、举报等。

关律师认为,此次事情定会水落石出。二级资本市场对于中行原油宝事件中的孰是孰非已经给出了直观反馈。今日,中国银行在上交所和港交所的股价均跳空低开,截止收盘分别下跌1.98%和1.72%,其中港股创下单月最大跌幅、A股创下最近2个月最大跌幅。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